人真的很难完全客观的去看待别人和审视自己

6 条回复
88 次浏览

业务上的对接人换了一个新人,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人属于是完全不懂的门外汉。

不知道是怎么招过来的,以及为什么会让她来负责这个事。她可能也是努力和有在用心的,但是就会处在一个想发力,但总是拿不出一点站得住脚的东西,总想外行指导内行的状态。

工作中自然有很多争论,诚实的说,我实在内心有种烦闷和厌恶此人的情绪,但是这时老会在想,她或许也是有能力的?至少有在用心,我对这个人的厌恶感是否影响且加深了我对这个人的负面判断,因为明显感觉自己有种很抗拒和这个人沟通,并且老有一种想嘲讽她的状态:“瞧你做的这什么玩意,这种东西也能写的出来吗”。

这些都左右了我和这个人的沟通模式,我平时其实是偏向与人为善的和气状态,但是总忍不住要对这个人冷嘲热讽,阴阳怪气,反思才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度的,不知该怎么调整。

就像标题说的,人真的很难完全客观的去看待别人和审视自己。

不做生活中的圣母,对于工作,胜任不了,那就是有问题,该说就说,工作之外,也希望能抛开偏见交流

接受自己的不客观。而且到底什么是客观呢?是不是得有一个全知全能且毫无感情波动的神才能做到?

我一个普通平凡的人类,有自己的感情波动,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成长经历,塑造了我的三观,我为啥还要刻意的去追求所谓的客观?

我觉得能保持有理有据,就已经是非常客观的了。

另外你不是老板,同事做的不好,不要让这种事情影响你的心情。如果同事拖后腿让你利益受损,那么就直接反馈,不要一期背锅,责任划分清楚。

人人都说同事是猪队友,自己何尝不也是别人嘴里的猪队友。
淡定

那你是没见过我们项目经理,一句话形容:
一个幸运的人侥幸坐到了管理的岗位上,并且上司也是门外汉,手握生杀大权,为凸显权力而固执己见。

我主观的看待他就是草台班子,客观的看待他就是一个年纪大的幸运的人。
没必要审视自己,只要给我发工资,虽然有点牢骚,但我可以忍。

《金刚经》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受益匪浅,值得参悟,分享一下:
“凡有所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
就是说,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不是实相,而是虚妄。
我们有妄念,我们对其有一定的想法和动机,这就形成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虚设。
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相,但你看到的一切只是一个表象,它包含着你的妄念。
所以你看,如果你看一个人不顺眼,不是他的问题,而是你心中对他有太多的想法。
如果你把妄念去掉之后,你再去看他,他没有变,但是你的心情却消失了。
这个时候你的心中的状态,没有执着,也没有了妄念,就达到了如来的状态,心若有坐天地窄,眼若无物众生亲。内心如果有平静,外在便再无风波。

OP

我其实反思的或者说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,只不过呢,这类理论你说有用吧,好像是那么回事,但是实际操作,比如说去掉妄念,这咋去掉,没有执着,谁能没执着。就是没有实际方法。

我的理解,这些理论你可以理解为一些抽象方法,而你就是参数,可以是字符串,可以是数字或数组,最终的实现方法还是看你自己怎么去做怎么去想,每个人的烦恼都是不一样的,所以没有一个笼统的方法,解铃还需系铃人

发表一个评论

R保持